钦州一名一岁女童头颅被割 凶手为其患病母亲
wenzhang南国早报讯(记者 蒋文跃)今年4月,钦州钦北区发生一起严重命案,一名一岁女童头颅被割,凶手竟为孩子母亲。近日,经司法鉴定,孩子的母亲患有严重精神病,钦北区法院决定对该女子予以强制医疗。据统计,钦州上半年发生疑似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案至少5起。用钦州市综治办相关人员的话说,防控形势比较严峻。
悲剧 女儿身首异处系母亲所为
8月6日,记者试图了解此案的更多细节时,被钦北区检察院检察官谢绝:“细节还是不问了,太惨了。从这件事挺过来,太艰难”。
据了解,今年4月19日下午,钦北区新棠镇居民韦先生外出干活回家,走进门没见到一岁的女儿,就问20多岁的妻子黄女士“女儿去哪了”。没想到,妻子指着门外一棵树说,女儿被我用刀杀了,身体在树下,头在树上,刀摆在家里。
韦先生顿时懵了。他清醒过来后马上找来绳子把妻子捆绑起来,接着强忍悲痛把女儿尸首整理好安葬。次日,韦先生把妻子带至南宁市一家精神病院检查,并于4月22日向警方报案。
经法定程序鉴定,涉案精神病患者黄女士作案时患精神分裂症,无刑事责任能力。检方了解得知,4月19日下午,韦先生外出干活,留下妻子与女儿在家。下午5时多,黄女士犯病,把女儿抱到门外给杀了。
钦北区检察院依据刑诉法相关规定,对黄女士提出强制医疗申请,钦北区法院日前同意对她予以强制执行。
现象 疑似精神病患者伤人案频发
据统计,疑似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案件——包括上述母亲杀女儿案,2015年以来钦州至少已发生5例。
灵山县检察院8月7日通报,今年上半年该院共提前介入疑似精神病患者杀人案两起,且均造成人员死亡:3月,三隆镇一名46岁的父亲将5岁女儿打死,男子被发现有疑似精神病症状;4月,那隆镇一名29岁男子或精神病发作,将同村一79岁老人砍死。
_
另有两例疑似精神病患者伤人案,受害者均为父亲:5月31日,钦州市一小区发生凶杀案,一男子持刀弑杀父亲。警方初步调查,该男子疑为精神病患者;1月20日,钦州市龙门港镇一名男子执铁铲将父亲打伤。据了解,该男子有精神病史,事发时疑似精神病复发。
这是否暗示钦州严重精神病患者数量增多?钦州市卫计委公共关系科负责人肖女士表示,该市对此类患者排查开展时间不长,目前尚无数据支撑,“不过,从医院反馈来看,接受心理干预治疗的患者数量有增长趋势”。
困境 救治精神病患者存在“五难”
疑似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多发,钦州市综治办相关负责人也有同感:“平时难察觉,一出事就是大事。最近一两年的案例表明,一旦案件动辄致人重伤、死亡,社会危害性加大,形势较为严峻。”
该负责人表示,就上半年防控形势,市综治办召集相关部门开了一次会,专门为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找对策。与会者为这项工作总结出“五个难”:排查工作难、精神疾病界定难、收治工作难、监控管理难、信息沟通难。
“患者家属怕影响不好不主动报告,让排查无法沉底。另外,钦州全市专业精神病医院少,收治技术薄弱,部分患者在家疗养,也增加不少隐患。”上述负责人说。
记者日前从钦州市卫计委获悉,该委4月下文要求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对严重精神病患者开展排查,并希望加大宣传,将发病患者纳入监管系统。“这是个开端,但之后如何分类监管,处于平稳期患者又该如何防止发病,都需要好的办法应对。”该委公共关系科负责人肖女士称。
编后语?每个人都不应袖手旁观
精神病患者伤人的案例时常见诸报端,这种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危险,当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所谓重型精神疾病,是指病情发作时精神障碍严重影响精神活动,导致对自身和客观现实不能正确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身行为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双相心境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据统计,重症精神疾病患者中有30%-40%会产生暴力倾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曾估算,精神疾病中的重症患者只有20%到医院就医,80%流散在社会中。近几年来,全国每年有1万多人次肇事肇祸事件,都由精神病患者引发。
一起起血淋淋事件的背后,折射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精神病患者伤人已成为威胁公共安全的隐患。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重症精神病患者已超过1600万,因救助或监管不力,精神病患者失于监护,导致发病肇事、危害社会的事件时有发生。
目前,对于这类人群的防治工作,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无论是患者亲属、社区、民政、卫生、治安等部门,对此都头疼不已。有一点应该引起社会各界反思的是:很多时候,大家明明知道某个精神病患者随时都有可能做出伤人害人事件,但偏偏要等到事情发生了,才想到现身收拾残局。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袖手旁观,我们都是潜在的受害者。或许有那么一天,我们不经意间就成为袭击目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