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CN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YJWOW MagicStone BoL
查看: 1316|回复: 0

[收录] “我比你高”和“你比我矮”:等价的事实和不等价的心理效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3 15: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enzhang
乡村的风光要好于城市?还是城市的风光要差于乡村?
男性的平均工资要高于女性?还是女性的平均工资要低于男性?

请你想一想,在上面两组陈述中,前后哪一个陈述更贴切。经过理性思考后的你不经好奇,这些陈述前后不都是一个意思吗?
并不是。
鲁汶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维拉·胡伦斯(Vera Hoorens)的研究发现,“A比B多”(more than)和“B比A少”(less than)这两种在逻辑上等价的陈述,在心理上却有不同的价值。她表示:“当一段话主要以‘多’,而非‘少’表述时,人们会认为这段话表达的意思更加正面,也会更加认同这段话的观点。”[1]
回到开头的那个陈述,当提问“乡村的风光是不是比城市好”时,人们会比较有底气地回答“是”。一旦把问题反过来,“城市的风光是不是比乡村差”,人们就会稍稍迟疑一些。
某些陈述在逻辑上等价,并不意味着它们有相同的心理价值——这个命题一直受到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关注。譬如人们更加认可“某人和自己长得像”这样的陈述,而不是“自己有点像某人”[2]。为了验证这种效应,胡伦斯要求大学生被试描述男女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之后再对描述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在描述中使用‘多’的频率是‘少’的五倍。例如,他们会频繁地使用“男性比女性做事更有毅力、女性比男性更细心”这类“多”式的表述;而很少说“女性做事不如男性有毅力、男性没有女性细心”这类“少”式的表述。这些说明人们更加青睐“多”。
接下来,胡伦斯教授设计了两段观点一模一样的话,不同的是第一段话主要以“多”表述,第二段话则以“少”表述。比方说其中一部分如果讲男性优于女性的地方(如:“男性比女性更有野心”),那另一部分就会对应讲女性弱于男性的地方(如:“女性不如男性有野心”)。然后要求大学生对这两段观点相同的话进行判断。结果正中胡伦斯下怀:大学生不仅更加认可、同意以及相信以“多”表述的内容,他们还认为这段内容可谓字字珠玑、步步莲花,堪称一篇优秀散文,连带着表示能写出这段话的作者也是棒棒的。这些结果证明,相比“少”,“多”在人们心理上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流畅性:人们更相信自己可以理解的事物

那么,人们为什么更喜欢“多”呢?胡伦斯认为是“多”和“少”在认知流畅性(cognitive fluency)上的差异决定了它们的权重,也即它们在心理加工上的便利性是不一样的。以往的研究发现,“多”更容易被人们感知,人们在心理上能更加便利地加工其所传递的信息[3]。而人们又会自然而然地认为那些更容易理解的事物要可靠,更有说服力,也更讨人喜欢,特别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逻辑相同的内容,仅仅措辞上的不同就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判断,这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决策偏差。如何有效避免这种偏差呢?胡伦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在遇到“少”的时候,你要在心里面告诉自己“这句话很容易犯错,判断起来还有些困难,所以我要认真一些”,仅此而已。在实验中,胡伦斯试着提醒一下那些拿着“少”内容的被试,结果前面存在的那些效应普遍受到削弱。陈述的认知流畅性通常是在无意识中发生作用的,因此只要稍稍留意一下,或者调动些注意力,就能克服这种简单的决策偏差。
利用框架效应,“操纵”别人的选择

胡伦斯的发现实质上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概念——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也即对一个问题的措辞进行细微改变,就会导致不同的决策结果。
有关框架效应的经典例子当属亚洲疾病问题,该问题由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与阿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于1981年提出[4]:
假设美国正在为亚洲即将爆发的一场非比寻常的疾病做准备,这场疾病可能会导致600多人丧生。如何与这场疾病作斗争,这里有两套方案。假设对每种方案结果的科学估计如下:

如果实施方案A,能够挽救200人的性命;

如果实施方案B,有1/3的概率挽回600人的性命,有2/3的概率无法挽救任何人。

那么你会选择哪个方案呢?从实验结果看,近72%的人会选择方案A,他们宁可挽救一部分人的生命,也不愿意拿600人的生命作赌注。
如果我们调整一下方案的措辞,那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修改了方案的描述:
如果实施方案A,400人会死亡;

如果实施方案B,有1/3的概率没有人死亡,但有2/3的概率600人都会死亡。

实验结果出现了惊人的逆转:78%的人抛弃了方案A,他们变得愿意选择方案B了。他们不愿眼睁睁地看着400人死去,他们表示要试着挽救所有人。可见,仅仅调整一下方案的措辞,就能“操纵”人们的选择。
更为简单的“操纵术”,就是改变问题的预设。例如,询问“你经常头痛吗?如果是,多久一次”,你得到的答案可能是2.2次/周;但如果把“经常”改变为“偶尔”,“你偶尔会头痛吗?如果是,多久一次”,那么你得到的答案可能仅仅是0.7次/周。类似的问题还有(注:下列结果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这部电影有多长时间?——130分钟
这部电影有多短时间?——100分钟
篮球运动员有多高?——79英寸
篮球运动员有多矮?——69英寸[5]
…………
框架效应就是这么神奇。如果妥善把握这种效应,它便可以引导人们的选择,达到说服的目的。就像胡伦斯教授自己指出的那样,“如果我想引导人们认同我说的话,那么我就会多使用一些‘多’;如果我想让人们反对某个观点的话,那么我就会往里面多添加一些‘少’。”(编辑:球藻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LUACN论坛

GMT+8, 2024-5-20 10:21 AM , Processed in 0.03915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